11-21
2025年11月19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绣球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南宁荔园山庄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东亚糖业汪鸿洲首席执行官等共10名外国专家、友好人士被授予2025年度“金绣球友谊奖”。
“金绣球友谊奖”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设立,授予来桂工作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旨在表彰对广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和友好人士,象征着友谊、合作与卓越。汪鸿洲首席执行官被授予2025年度广西“金绣球友谊奖”,这不仅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汪鸿洲先生本人所做贡献的充分认可,也是对东亚糖业在促进中泰友好合作发挥作用的高度肯定。汪鸿洲先生是制糖领域专家,泰籍华裔,素有中国情结,现任泰国两仪集团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兼东亚糖业首席执行官。1993年汪鸿洲先生随父辈到广西参与投资成立东亚糖业。经32年发展,现东亚糖业年产糖约100万吨,正式员工3300多人,订单合作蔗农约10万户,业务领域由最初的单一制糖拓展为现在的制糖、生物能源、酵母、肥料、饲料、农业科技、商贸等制糖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累计纳税约114亿元,按时足额兑付蔗款817亿元。他率领东亚糖业推动中国制糖技术发展进步: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内建成4条“二步法”精制糖生产线,填补了国产高端糖产能空白,为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
汪鸿洲先生积极投身社会、履行企业家社会职责,当前受聘担任中国泰国商会副会长、泰中促进投资贸易商会理事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国际顾问委员、广西大学东亚糖业集团校友会名誉会长等社会职务。他领导东亚糖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中泰交流,践行“以商招商”,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助力打造“中泰友谊金色50年”。
一、促进和深化中泰教育、人文和经贸交流
汪鸿洲先生领导东亚糖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深化中泰教育、人文和经贸交流。
(一)推动中泰职业教育交流和跨国校企合作
东亚糖业积极响应国家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的号召,在汪鸿洲先生的推动下,两仪集团、东亚糖业以及泰国孔敬高级农业职业技术学院(KAT)先后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丝路国际糖业学院”、“智慧糖业产业学院”、“中泰现代电力工匠学院”、“中国-泰国糖业现代工匠学院”,并与广西大学开展跨国校企合作,形成产教集聚融合新格局,打造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特色品牌,构建产业、教育、智库三位一体融合平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创新高地。通过上述促进中泰职业教育交流和跨国校企合作,形成了辐射面更广、资源共享更全面的全新合作模式,特别是四所中泰合作学院的依次成立,借助“借船出海、飞地教学”的国际化路径,实现职业教育海外本土化,开创了中泰糖业等职业教育合作新格局,是中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模式的不断更新迭代,也是中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断紧密的证明,有效助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产教集聚融合先行区,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提质增效,更好服务新时代壮美广西和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二)建成东亚崇左糖业产业园
在汪鸿洲先生的领导推动下,东亚糖业积极配合崇左市城镇规划发展要求,响应“二次创业”和糖业高质量发展号召,总投资21.48亿元建设东亚崇左糖业产业园。该项目广泛采用“二步法”先进工艺和设备,建成日榨甘蔗2万吨的原糖压榨生产线,配套一条1,200吨/天的精糖生产线和一个30兆瓦的生物质电厂。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提升了崇左市乃至广西糖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一带一路”共建以及中泰友好合作的范例。2023年,被自治区工信厅授予广西制糖行业首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24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2024年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跑者”荣誉称号。
(三)促进中泰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东亚糖业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建,借助合资企业的优势致力于推动深化中泰合作谱新篇。母公司两仪集团多次成功接待了来自中国广西的相关政商赴泰考察参访代表团,同时也组织泰国政商高级别代表团考察友谊关口岸和自贸区优惠政策等,通过东亚糖业32年成功的投资历程和成果向考察团展示了广西的良好投资环境,践行“以商招商”。
汪鸿洲在中国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活及社会活动经历,使其在扮演好中泰交流合作桥梁角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将一如既往地为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添砖加瓦,为推动中泰关系迈向下一个“黄金50年”持续贡献力量。
二、夯实糖料根基,推动甘蔗种植发展
汪鸿洲先生高度重视甘蔗种植发展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东亚糖业始终坚持蔗农优先的原则,合资以来企业与蔗农建立紧密、可信赖的鱼水合作关系,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巩固。近年来订单合作蔗农户数维持在10万户左右,涉及种蔗人数约35万人。2024/2025榨季,集团总榨蔗量820万吨,按时足额兑付蔗款约44亿元,有效助力蔗农增收。
东亚糖业引进并推动“现代农场“建设,已建成现代农场17万亩,采取农机农艺融合、北斗导航种植、监测土壤墒情指导灌溉、水肥药一体化、无人机飞防等技术进行精准、标准化的种植与管理,不仅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单产,还降低了成本。集团成立了三家农业科技公司,探索并制定符合广西实际的现代农场种植标准,以实现全程机械化、降低机械收割含杂率和损耗率为导向,努力解决机收难题。公司持续加大在机械化收获领域的探索力度与资金投入,糖料蔗机收比例不断提高。2024/2025榨季,东亚糖业旗下的扶南精糖公司进厂糖料蔗机收率达17%,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整个集团层面糖料蔗机收水平不断提高。
三、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汪鸿洲先生的率领下,东亚糖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糖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引领企业发展,不断“提质、降本、增效”,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一)高端化导向,创新科技质量标杆
东亚糖业在各糖业公司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高端认证工作,旗下的宁明东亚公司、扶南精糖公司、海棠东亚公司及崇左东亚公司已顺利通过了Bonsucro全球甘蔗可持续发展高端认证,宁明东亚公司获得药用辅料蔗糖生产资质,致力于向用户提供高品质、定制化、绿色的产品。
(二)智能化领航,点燃发展新引擎
为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东亚糖业持续发力夯实企业数字化战略根基。2023年投资1.5亿元的公司数字化转型项目正按计划稳步实施,力争2026年底交付圆满答卷。通过数智赋能,加快推动了“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供应链”“智慧服务”等数字化场景落地。
(三)绿色化赋能,打造可持续未来
东亚糖业坚持ESG理念、践行双碳发展战略,每年投入800万元支持蔗农生物防治病虫害,降低防治成本,建设环境友好的甘蔗种植区域;2022年起,东亚糖业开始收购蔗叶满足生物质电厂燃料需求,连续三年来收购蔗叶约30万吨,发展循环经济,助农增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东亚糖业旗下糖业公司已相继开展产品碳足迹(CFP)、全生命周期(LCA)认证,6家糖厂全部通过了“绿色工厂”评定;建设运营三家生物质发电厂,每年向公共电网输送约4.5亿度清洁能源,可降碳20万吨/年,有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汪鸿洲先生积极主张“关心公益、回报社会”,在其经营理念影响下,东亚糖业开展了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包括:
(一)持续开展睦邻友好,助力重大突发灾害应对。
集团积极融入当地社会,近十年来投入近2000多万元资金开展工厂周边睦邻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共建项目,赞助支持当地民生、扶贫、教育、社区共建,通过组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共建种植养殖基地等多种方式积极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树立公司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促进工厂与周边社区、村屯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开展睦邻友好项目的同时,高度关注重大突发灾害,第一时间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例如,2020年2月疫情初期,率先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捐赠80万元用于广西疫情防控防治,同时发挥跨国企业优势,在泰国采购价值20万元的防控物资捐赠武汉疫区;2021年12月,为助力边境疫情防控,捐赠价值约20万元的食品及饮用水送达一线;2023年8月,河北、黑龙江遭遇重大洪水侵袭,集团千里驰援紧急采购价值50万元救灾物资协调运力送达抗灾前线;2024年9月,面临台风“摩羯”引发洪灾对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集团向崇左市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救灾资金,助力当地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为此,东亚糖业荣膺入选“2024年央广网企业社会责任案例”。
(二)录用残障人士,助力生活保障
自1998年以来,集团公司每年都录用安排残障人士到公司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安排残障人士就业80多人。近年来,集团公司更是结合企业特点,直接聘用残疾人士进入街道、村屯、社区从事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性的工作,使这部分残障员工在体面工作、体面生活的同时,有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从而实现“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影响一片”的目的。
(三)设立“蜜朋”助学金,与高职院校合作搭建“校园职业营”
东亚糖业通过开展“蜜朋”助学金活动积极为教育事业出资出力,帮助集团公司原料订单区域内家庭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截至目前,累计资助困难学生共计近800人。
“东亚校园职业营”是东亚糖业与区内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模式。集团从2017年起分别与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推出了“校园职业营”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校园职业营助学金139.2万元,签约入营学员116人,涉及制糖、农学、机电维修、自动化、食品加工等专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学子们就业的后顾之忧,也为广大学子今后的职场生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汪鸿洲先生表示,将以此次荣获“金绣球友谊奖”为契机,率领东亚糖业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糖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务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为己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以糖业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中泰交流合作,为推动广西乃至中国糖业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公共关系部/宁世忠)
最新新闻